鹰愁涧的伏击战硝烟尚未完全散去,但战场的血腥和胜利的余韵并未让秦武有片刻松懈。他迅速指挥麾下骑兵打扫战场,收敛己方伤亡,清点斩获,并派人将情报火速传回临塞城向萧远禀报。

这一战,以极小的代价,成功击溃了乌戎偏师的先头部队,斩杀数百人,沉重打击了敌军的锐气,也彻底打乱了悍将巴图偏师的行进计划,为保护秦家湾与临塞城之间的补给线,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

然而,在短暂的胜利喜悦之后,秦武心中涌起的却是更深沉的忧虑。

此战虽然击溃了巴图偏师的先头部队,迟滞了其整体进攻,但巴图的三千骑兵主力仍在后方,随时可能发起更猛烈的攻势。

而且,这次突袭也再次暴露了秦家湾至临塞城这条后勤补给线的脆弱性。

尽管他们在鹰愁涧取得了胜利,但这不过是兵行险着,一次成功的伏击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。巴图完全可以绕开这里,从其他地方继续尝试切断补给线。

秦家湾就像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,为临塞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物资,那是他们的命脉所在,但如果临塞城这座“城防”本身不够坚固,无法在受到攻击时长时间自给自足,甚至能反过来支援秦家湾,那么秦家湾的努力终将付诸东流,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秦武望着南方,眼中闪过一道坚定的光芒。他知道,临塞城不能仅仅依靠秦家湾的输血,它自己也必须拥有更强的防御能力和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。只有临塞城这座军事要塞真正坚固起来,才能更好地保护秦家湾,才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稍作休整后,秦武留下吴云山率领部分骑兵继续在鹰愁涧附近侦察戒备,防止巴图偏师再次来犯或另寻他路,自己则带着徐果儿、秦冲等剩余骑兵,沿着补给路线疾驰返回临塞城。

回到临塞城,他立刻前往将军府,将鹰愁涧伏击战的经过和自己对后续局势的判断向萧远禀报。

萧远听闻秦武以五百精骑击溃数百乌戎先锋,虽惊叹于其用兵之果决与麾下将士的战力,但在得知补给线面临的长期威胁和秦武的担忧后,也陷入了沉思。

“秦将军所言极是。”萧远捋须赞同,脸上不见因胜利而产生的丝毫松懈,“临塞城虽然是我等立足之地,但城防陈旧,物资匮乏,若无秦家湾的支援,实难长久。钟家和夏侯霸之流,在朝中仍对我等虎视眈眈,乌戎主力更是蠢蠢欲动,一旦大举来犯,我临塞城恐难凭一己之力长时间坚守。”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